主流无线充电方案各有千秋
字号:T|T
无线充电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是指具有电池的装置不需要借助于电导线,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者其他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目前使用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主要有四种:电磁感应式充电,磁场共振式充电,无线电波式充电和电场耦合式。
电磁感应: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它是第一代手机无线充电,技术成熟,但只能单对单短距充电(qi标准,1cm内,5瓦以内),而不能类似WiFi那样单对多充电。
磁共振式:原理是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其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在磁场中的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可从一个向另一个供电,技术难点是小型化和高效率化,被认为是将来最有希望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一种方式。
无线电波式: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整个传输系统包括微波源、发射天线、接收天线3部分;微波源内有磁控管,能控制源在2. 45 GHz频段输出一定的功率;发射天线是64个缝隙的天线阵,接收天线拥有25%的收集和转换效率。
电场耦合式:利用通过沿垂直方向耦合的两组非对称偶极子而产生的感应电场来传输电能,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场将电能从发送端转移到接收端,具有抗水平错位能力较强的特点。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源于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即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电线中产生电流。目前,从技术难度上,电磁感应式是技术难度较小,制作工艺比较容易的,所以该技术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但其缺陷在于传输距离过短,传输功率较小。因此无线充电的技术壁垒主要在于拉长传输距离,提高充电速度以及转换效率,还包括安全和健康的问题,而这四种主流技术方案在这些方面各有千秋,各企业也都处在研究和开发阶段。
同类文章排行
- 解析集成电路芯片原装、散新和翻新区别
- 无线充电主流技术解决方案全面解析
- 5G芯片大战,华为高通谁与争锋?
- 芯朋净利增长58.01%,新三板电源IC厂商业绩
- 教你如何辨别集成电路IC原装正货、散装和翻
- 马化腾谈"缺芯之痛"国家大力支持,中国芯
- 无线充电原理以及优缺点分析
- 选择一款合适的手机充电器控制芯片应考虑那
- 走路也能充电,盘点十大创意无线充电新技术
- 分析手机无线充电未来发展三大趋势